新年本是外出游子歸來,辛勞一年的人們休憩,全家團聚,共享天倫的的時刻,但是在這里,有一群人,他們甘于奉獻、甘于成全,一句“我家不圓,萬家圓”,便道出了所有可愛的烏旅人兢兢業業的精神。
一個家訊訴衷情
“親愛的爸爸媽媽,新年好!今年又不能回家過年了,不能陪你們看春晚啦,先在這里祝你們身體健康。別掛心我,我在這里挺好的,昨天我們還一起吃了年夜飯,很開心,過完年就回來看你們。”
“好的。寶貝新年快樂!家里一切都好,等你回來,爸去接你。”
一條簡單的短信,望津里酒店的小蔣卻看了很久。今年,已經是她在烏旅過的第二個春節了。18歲的她,從四川老家來到烏鎮實習、工作。談到今年又沒回家過年,蔣麗笑的說道:“我早已把酒店,把公司當成了我的家,這里的家人都那么溫暖,我在這里我爸媽也很放心!”
“喂,兒子啊,今天媽媽不回家了,年夜飯你們都準備了什么菜呀?”大房務的王麗平,已經連續第二年主動在除夕夜當班。年前原本要抽簽決定當班人員,她直接說她不抽了,把回家過年的機會讓給其他的小伙伴了,自己在除夕堅守崗位直至初一早上,她奉獻小家成全了大家。
與春晚擦肩而過
“新年快樂,干杯!”除夕夜,水巷餐廳仍是一番熱鬧景象。“我們今天和客人一起包了餃子,大家一起吃年夜飯,過新年!”水巷驛的蔣亞毅說到。這已經是她在烏旅和客人們一起共度的第三個春節了。烏旅大家庭的孩子,和客人一道過年的是大多數。水巷驛的李遙也迎來了在烏鎮的第二個春節。除夕當夜,她和大家一起包餃子,吃過飯后,她主動放棄看春節的時間,承擔起來洗刷碗筷的工作。僅僅一個小姑娘,不叫苦、不喊累,連客人都對她連連稱贊。
傾家烏鎮過大年
“喂,哥,你們快到啦?”又是一個烏鎮年,品牌部的許紅一連三年的春節都在烏鎮度過。今年,她剛成為媽媽,本是要帶著6個月大的寶寶回老家過年的,由于工作原因,她還是堅持在崗。于是,家里人驅車從安徽趕來烏鎮,一起過年。作為一個新媽媽,也作為部門的一把手,家里是嗷嗷待哺的奶娃娃,公司是大大小小的接待宣傳事項,產假沒修完的她,就早早投入到工作中。今年除夕,中央電視臺在烏鎮做了三場春節直播,她帶領部門員工在一線接待聯絡。經過多方配合,順利完成了央視的接待工作,趕得上與遠道而來的家人在烏鎮共度新年。
一年又一年,堅志勇為的烏旅人,始終在一線奮斗著,用自己的青春歲月,用自己的無私付出,換得游客的一聲聲贊揚,贏來烏鎮旅業的世界口碑。
關鍵字:中國年,烏鎮景區,烏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