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市委宣傳部文產辦獲悉,烏鎮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獲評“浙江省重點文化企業”。許多人不禁會問,為啥它能從全省這么多文化企業中脫穎而出?
一組數據顯示,2016年,烏鎮景區全年游客接待量接近900萬人次,實現收入13.39億元。烏鎮旅業以獨特的經營模式、創新管理和營銷方式,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并帶領烏鎮實現了從觀光及休閑度假型向文化旅游型的文化烏鎮升級。
保護和傳承傳統文化不松手。在烏鎮西柵景區內,不僅有美的建筑和景致,還有被重新恢復的“香市”;重出江湖的花鼓戲老藝人;修繕重現的藍印花布染坊……烏鎮旅業尊重歷史,恢復傳統文化,讓游客切身體會到“烏鎮,來過未曾離開。”
當然,烏鎮旅業對文化的保護開發并不局限于此,而是著力于自主創新,大力挖掘、扶持、建設文化項目。2013年,第一屆烏鎮戲劇節誕生,此后連續成功舉辦4屆,上演65部國內外特邀劇目,225場演出,近5000場嘉年華,吸引了嘉賓700多人次,媒體700多人次、游客和觀眾100多萬人次。在此期間,烏鎮旅業還斥資7億多元,新建了烏鎮大劇院,修復、改建6座戲園、劇場。
古鎮嘉年華
烏鎮戲劇節,已然成為烏鎮文化情緣的載體。在烏鎮景區,分別有孟京輝、田沁鑫、黃磊等戲劇工作室,從2014年開始,還建立了“戲劇孵化基地”。投資孵化首部戲劇《山楂樹之戀》,引起較大反響;與中國著名戲劇大師林兆華聯合制作的《戈多醫生或者六個人尋找第十八只駱駝》在第四屆烏鎮戲劇節首演,讓國內外賓朋刮目相看。
有了藝術品牌的影響力就會有無數多的可能性。2015年,投資3億多元的木心美術館開館,完整展示了家鄉藝術大師的畢生心血與美學遺產;2016年,烏鎮國際當代藝術邀請展驚艷開展,打造了全新藝術展示平臺;文化烏鎮出品的話劇《大先生》被列入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和浙江省文化精品扶持工程扶持項目……
“烏鎮旅游股份有限公司通過打造一批文化精品和文化核心,拉動了社會效益、文化產業和企業經濟效益共同發展,將烏鎮旅業鍛造成既有旖旎風光的景區,又有現代特色文化的大型現代企業,成為文化改革和培育文化企業的標桿。”市委宣傳部文產辦相關負責人說。
(文章轉載自嘉報集團,文章內容略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