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一年,大家因為疫情,被隔離在家,也沒辦法出遠門散心,只能抱著手機獨自緊張焦慮。或許因為向往自然是人的天性,誰不想擁有一片森林呢?——所以大家紛紛在手機游戲里種起了樹。然而游戲并不能取代真實的體驗。如果有得選,我應該去看看真的樹。
畢竟,春天來了。那就來烏鎮吧。
烏鎮最重要的特色就是人與自然和諧相依的景致。烏鎮的綠化覆蓋率在浙北地區首屈一指,如今西柵景區綠化更是名列前茅。烏鎮景區植被種類多達400余種,保留和保護了多個桂花林、水杉林、竹林、濕地、草坪綠地等。保護和恢復綠化樹木,是烏鎮保護工作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在統一的理念指導和景區所有人上下一心的努力下,哪怕今天的日色變快了,烏鎮在喧囂的現代文明的包圍下,仍然能夠保留從前的新鮮空氣。要想生活過得去,生活必須帶點“綠”。3月12日植樹節,就讓我們來看看植樹節的烏鎮到底有多綠吧~

西市河兩岸都種著翠柳,東風一吹,柳枝就輕拍著水面上蕩漾開的波紋,偶爾拂過搖櫓船的篷,向船中的游客揮著手。
古鎮的磚石屋瓦是老了,但是建筑物之間的綠植,每年都煥發新的生命。烏鎮有從前的生活,生活是舊日的,生命卻是新的。
這些靜悄悄生長在屋頂或者墻邊,巷弄或者花壇里的植物,就像是黑瓦白墻的口鼻,寧靜而均勻地呼吸著。
一直以來,烏鎮景區都將保護古樹名木,營造生態綠地,作為整個保護系統中的一件重頭戲來抓。對于百年古樹,都進行了一級重點養護,根據樹齡,又分別制定保護方案,予以關注。與此同時,烏鎮景區也十分注重綠化的規劃。在老街區的古宅名屋保護中,保留綠植。來烏鎮賞“綠”,除了看風景,還有哪些“綠色”美食可以品嘗呢?

這兩年市場上的青團大戰熱火朝天,烏鎮的青團子還延續著最古早的做法。沒有稀奇古怪的內餡,新鮮熱乎不膩口的豆沙才是最讓人回味無窮的口味。
春天各種綠色野菜都一蓬蓬冒了出來了。應季的這一口鮮是最讓人惦記的。把春味裹進餛飩里,一口咬下去,春寒散去,渾身愜意。

當然,最愜意的還是將春天燜入一鍋的野火飯。因此,你怎么可以錯過這個寶藏小村——烏村呢?來這個小村,樂趣不止于此。

來這個小村,樂趣不止于此。你還可以挖野菜,參與春耕,親自體驗在自然中勞作的快樂。在辦公室抓不住春天,但烏村可以。

生活在“綠油油”里的大家多快樂~
關鍵字:植樹節,春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