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休文,浙江德清武康人,齊梁文壇領袖。和謝眺等開創了“永明體”,講求聲韻格律,促成了詩歌由古體向近體的發展。撰《宋書》等,明人輯有《沈隱侯集》。
沈約曾在南朝的宋、齊、梁三朝中為官,梁武帝時官至尚書令、太子少傅。其先父的墓地則在烏鎮河西十景塘西邊,旁有普靜寺。每年清明,沈約總要從建康回到故鄉掃墓,并守墓數月。梁武帝擔心兒子蕭統因此荒廢學業,但又不能阻止沈約的孝行,于是,只好讓蕭統隨沈約到烏鎮跟讀。太子來讀書,自然得有座像樣的房子。于是,不數月,一座書館在烏鎮青墩翼然而立。太子和沈約就在這個書館里生活、學習,直到回建康。第二年來又周而復始。這個書館,后來人們就叫它昭明讀書處或昭明書院。這樣稱呼它,當然因為太子的地位和那一段師生共讀的佳話,更是為了紀念好學的精神,敬重向學的心靈。
關鍵字: